作者:王红莉
摄影是专业艺术,一个专业知识好的摄影师必须做到精益求精和忘我的思维精神,用精湛的技术,瞬息间,用定格留下时空的千万变化,留下岁月流年印迹,留下美丽,留下记忆。
孔繁杰从事摄影近二十年,積累了丰富摄影与制作技法,尤其近几年他从影楼摄影转换室外实景拍“古装战国袍”技术游刃有余,不可方物。
孔繁杰镜头下的美女,身着曲裾深衣的现代仕女,立于青砖黛瓦前,广袖垂云、腰封缀玉,织锦纹样间暗藏玄鸟图腾。这不是影楼常见的清雅汉服造型。而是一场对战国袍服的大胆复原——三重衣襟碰撞文化挑战。
摄影师孔繁杰显然深谙先秦美学精髓。摒弃了过度柔化的质感,改用硬朗的侧光雕刻服饰的立体结构,让每道褶裥都蕴藏着《礼记·深衣》中“规矩权衡”的哲学隐喻。
孔繁杰指导造型艺术下,仕女手持仿古青铜灯盏,指尖与器物的触感戏份甚至超过面部表情,这种物质性强调正是对战国时期“物工相宜”造物观的致敬。
真正令人震撼时空对话,是孔繁杰镜头下少女复古形象美学,构建出观看视角的自然美和美的自然。
或许战国袍服摄影的热潮,是当代人对华夏美学源头的重新勘探。当宽大袖摆拂过二十一世纪的青石板路,我们触摸到的不仅是丝绸的柔韧,更是礼乐文明初创期那种蓬勃的生命力。这种跨越两千年的时尚对话证明:真正巳被时代收纳,开始了重新定义时代。
古为今用的战国袍在摄影师孔繁杰的摄影镜头下留下了时代的美学,让更多年轻少女在千年古都洛阳留下美丽倩影。他的摄影艺术给她们美丽添彩。
但真正令人震撼的是时空对话的戏剧性。背景残墙与袍服形成张力,这种时空对话,构建出与众不同的视角。
孔繁杰对战国袍服摄影艺术探索,本质是当代人对华夏美学源头的重新勘探。当宽大袖摆拂过二十一世纪的青石板路,我们触摸到的不仅是丝绸的柔韧,更是礼乐文明初创期那种蓬勃的生命力。这种跨越两千年的时尚对话证明:真正的经典从不被时代收纳,始终在重新定义时代。
孔繁杰低调沉稳的人品促进摄影艺术的升华,希望他在摄影艺更进一步炉火纯青。
注:作者:王红莉,国礼画家,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,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,中国散文学会会员,中国文物学会会员,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,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,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,中国书画院常务院长,中国散文协会副会长,资深美术评论家。
( 作者: | 责任编辑:歌者 )
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邮箱:hezuo#cridao.cn 投稿:tougao#cridao.cn 不良信息举报:743409682#qq.com(将#换成@即可)
Copyright © 2016-2025 cridao.cn.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视野网 版权所有
京ICP备05004402号-15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995号